各位考研er大家好,我是振宇考研22级学员,简单介绍一下个人情况:本科双非一本,大一通过四六级。考研成绩为:政治:66,英语一:71,数学二:107,801物化化学:101,总分:345。选择了一条龙服务的振宇考研,最后一志愿上岸浙江工业大学。接下来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考研经验。
物化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参考资料:振宇考研全套,参考书,习题,真题。
题型:选择题60分,计算题90分
专业课难度不大,也不存在压分现象,需要保证答题的严谨性。我是从7月中旬开始的,花了两个月的时间听完了张振宇老师讲的暑假课和做完了单元习题,又花了一个月整理了一些笔记。到10月决定考浙工大,用振宇考研发的资料,针对大纲,进行了第二轮学习,主要二刷了考纲内容,又做了一本浙工大的习题,对参考书做了一遍勾画。最后就是不停的反复的做真题,真题十分重要,今年也有之前真题上出现的原题。计算部分只要认真学习了知识点,用参考书和大纲作为知识点补充,刷透了真题,注重计算,一般就没什么问题了。选择题部分需要多刷题,需要自己去整理和理解,别人整理的始终是别人的,可以借鉴。
遇到不理解的及时问振宇考研强大的助教和老师,讲解的很细致!
— —
数学
我认为数学是整个考研初试学习过程的重中之重,可以决定整个考研的成败,我备考的过程中,每天上午的时间都给了数学,有时候甚至下午和晚上也需要分出时间。
基础阶段(2-5月)
2-4月:跟着张宇老师学习基础30讲的高数部分,完成了课后习题;做完1000题基础篇。
4-5月:跟着张宇老师学习高等数学18讲,借鉴张宇18讲的知识体系(每节的思维导图)形成自己的笔记,建立初版知识体系。跟着李永乐老师学习线性代数辅导讲义,同样借鉴辅导书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。
补充:30讲过完之后,我认为做题效果不佳,犹豫是过第二遍30讲还是直接开始18讲,我选择了后者,事实证明没错,18讲上总结的要比30讲详细,知识点全且深。在前期阶段重要的是形成知识体系(笔记)、做好经典例题,30讲和18讲完全够用。线性代数方面推荐李永乐老师的线性代数辅导讲义,把这本书啃两遍,线性代数就没问题了。
时间分配:上午+部分晚上
强化阶段(6-8月)
很多人觉得18讲就是属于强化了,但对于当时的我来说,18讲只是帮助我建立了全面的知识体系,这些内容我并没有消化,甚至还需要进行不断补充,最好的补充方式就是做题。在之前的练习中,做题并没有形成套路,都是老师讲了之后马上去做,起到一个熟悉知识点的效果。在强化阶段,就是要在现有的知识体系中不断总结题型和知识点。
6-7月:此时我报名了某老师的弟子班(不打广告),完成了他出版的220题,然后做了660题(高数部分)。
7-8月:做了部分880;线性代数进行第二遍,还是用辅导讲义那本书,只不过不看视频,把书上例题答案盖住,自己独立完成一遍。完成了李林108。
补充:习题集推荐660和880,进度快的同学可以都做,我一个明确的感受是660能帮助你剖析前期没掌握清楚的概念和一些经典套路,880的题就比较综合,涉及知识点比较广。660可以看看姜晓千老师的讲解,老师讲的很不错。在此期间跟着报班的老师听他的45讲直播,在建立起自己的知识体系后,听一遍老师总结好处也特别大。
时间分配:上午+部分晚上
真题及模拟题阶段(9-11月)
9-10月:用张宇真题大全解完成00-21年的数学二真题。
10-12月:几乎做完了市面上的所有模拟卷。按知识点顺序二刷真题。
补充:我在做完真题之后,就一直在做模拟卷,这也是我踩的一个坑,一遍情况下,完成20套模拟卷就足以,维持手感及做题时间把控就可。再看看数一、数三的真题公共部分。后期我也听了姜晓千老师的150课程,感觉有点难,大家如果有比较高的追求可以看看。
时间分配:上午
最后阶段(12月)
这时候数学需要给其他科目让一点时间了,保持3/4天一张卷子就可,多看看错题和自己的笔记。
时间分配:部分上午
— —
英语
先说一下我的英语基础,过了四级和六级,但都是低分飘过。对于考研英语(一),我是从单词、阅读、作文三个方面准备。
单词方面:3月开始每天坚持背,我用的墨墨app背单词,花了88块钱买了1w个单词量,考研足够用了,每天200个,记单词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,效率会越来越快。也可以配合一本纸质单词书记忆,推荐10天搞定考研词汇,到考研前可以背个7、8遍。
阅读方面:就是刷真题,可以英语一、二的真题都刷,前期不要太在意正确率,把生词搞懂、把阅读逻辑搞明白才是最重要的。每次刷都要好好总结理解,不要最后变成只记住了答案。第一遍刷推荐配合唐迟的阅读课,一天保证两篇,手感很重要。这里不推荐听单词课、语法课,除非基础特别差。
作文方面:我买了一本潘赟老师的书,用这本书可以快速帮助建立起框架,考虑到模板痕迹,可以自己去网上找一些、琢磨一些句子,形成自己的东西。这里推荐b站up主Fiona的英语美式,句子特别高级。
其他题型不难,可以直接刷真题,如果有薄弱的地方,针对性强化就可。
— —
政治
政治可以从9月甚至10月开始,近年来政治的命题有两个特点:反押题和时政。从22的真题可以看出,选择题的难度明显增加,问答题的材料很好把控,但是命题角度不好琢磨。
8-10月:看一遍徐涛强化课和精讲精练的马原和史纲部分,做1000题,边做边总结。
10-11月:在网上找一些最新的时政资料,b站公众号上都有,看一下历年真题的选择题,我没看,但今年有个选择题是重复考点。
11月-考试前:做市面上的押题卷,选择题都做,大题背肖4,用肖8进行补充。我当时做完了市面上的选择题,虽然没有多大效果,但是还是推荐多做。推荐做肖4肖8、米6米3、腿4、杨8杨4、徐6(按推荐程度顺序)。
看视频可以帮助理解,但建议看完视频后再看一遍书,这样能加深记忆与理解!
— —
复试
考完试之后比较担心数学,对答案估分能有110,心就稳下来了,出成绩数学107,就有一些躺平了,但是这样是不对的 !还是调整了心态跟助教了解以往复试信息。复试的时候比较幸运,抽到第一个复试,就是自我介绍,文献翻译,老师轮番提问。我准备得比较多的是毕业设计,翻译里面最难的那个单词就是我毕设里面的,之后老师提问问得挺多问题的,大多数都是关于物化的,还要说毕设涉及的仪器原理,但是都是有迹可循的,比如老师问你毕设用什么仪器表征,你说一个热重分析,他们就会接着问你这个仪器的原理是什么,能表征出什么这类的问题。最开始刚自我介绍有点紧张是正常的,到后面完全就是正常对话那样。
— —
以上就是我一些的经验分享,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些许帮助!
欢迎学弟学妹们报考浙江工业大学!
标签:
